撰文/蔣秉橙 實踐師
從實際操作中學習,是最有效理解知識的方法
 
做中學、學中做,我們每個人都是從不會學到會,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注定什麼都會的,尤其是接觸過往不曾接觸的相關學問與專業,所需要投入的心力與時間都是在所難免的。而這樣的過程中,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讓學習者在實際操作的體驗中學習,進而獲得對於知識的理解與掌握。然而,培養「從做中學、從學中做」的機制,除了能夠獲得知識上的了解外,更重要的是要從中獲取到解決問題的能力,以利未來在遇到相關情況時,可以有效處理難題。

而這樣的機制,最早來自於杜威的做中學(learning by doing),這是一種直接體驗的活動形式,即是透過經驗的產生作為條件,賦予學習者經驗的成長。「做」是學習者親自體悟並且執行,但授課者須先瞭解學習者的需求和個別差異,並善用教學方法、工具定義學習目標方向,方能引起學生興趣,並將知識與生活建立連結。

那是不是只要做一次、講一次與實際體驗一次就能夠明白?

其實不然!很少有人能夠單憑一次的行動學習與知識學理,就能夠有效排除難題。但是若學而不做,便會流於理論;過於理想的思考,則容易陷入思而不行、行而不會、會而不精,對於問題的解決成效也就不盡理想。

筆者就曾經閱覽一本書,作者為約瑟夫‧巴德洛克先生,書名為《默默領導》,這本書主要提到領導者,勇於承擔責任、並默默承擔領導的挑戰與未知風險,從中講述對於如何管理組織以及透過相關原則的定義進行組織發展,讓讀者能對領導思維有新的體悟。然則,有一段話與我們今天提到的內容息息相關;那便是:「逐步推進並展開行動,往往是改善現況最好與最快的方法。

而筆者為何會描述上述這番話,原因在於,多數組織在培養人才時,總希望能夠透過一次的帶領、一次的觀摩與說明,就能讓人才一次到位。殊不知,這樣子的培育方式,某方面來說對於學習者也是潛在的風險。因其對解決問題的掌握,仍屬知識不穩固且一知半解的狀態,這就是可惜的地方。筆者在許多的組織觀察到的地方在於,在人才培育上,沒有建立一套合宜的機制,多半單純以觀摩的方式進行,若未能展開較為細節與培訓的計畫,其實在培養人才的效果上會大打折扣。

而若在做中學要提高效果的話,除了筆者上述所提到的展開細節與培訓計畫之外,也建議可以參考以下的方式進行展開:
 
  1. 定義階段
    「做事沒計畫,盲人騎害馬」,當要展開執行前,沒有展開相關計畫,同於方向容易發生偏移,進而成效不彰,效果不好。若能先定義培訓目標,依照目標展開相關的活動指標,進而切分到學習計畫,由上至下細分化,讓受訓者知其然亦知所以然,所帶來的效果,會是清楚可悉的。
     
  2. 領路人機制
   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,基本上在培訓成長的路途中,我們會建議受訓者,在學習階段中,除了有階段性目標培訓外,各個階段的領路人(教練、助教、老師、學長..等)可以給予知識上的授課,與理論的定義說明。可以帶給學習者能有多元的觀點去看待不同領路人的手法,從中臨摹出更為緊密的認知結構,以強化學習的成效。
     
  3. 及時修正與反饋
    當我們開始學習一門新技藝與知識,從中運行時,一定會有做得好的地方,有待加強的方向,那檢核所做的事是否正確,這個概念就顯得相當重要。若做了不修正,不反饋,那成效則為大打折扣。 這邊筆者先前有分享一篇文章定義問題解決問題 ,提及到技術負債,筆者用簡單的話來說,軟體開發為求快速,而忽略本身需要被解決的項目,則在未來需要花費更多的成本進行修正。這樣的精神關鍵在於紀錄結果,先進行修正,後產生反饋,成為一個新的循環。而每一個循環,都會強化你的認知結構與成效。
     
  4. 成為Giver
    當你做中學得到一定的累積後,其實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知識脈絡可以進行分享,這個時候筆者就會建議,成為一個Giver,分享你所了解的知識,為了要順利分享你的知識,大腦就會強化本身對於知識的認知結構,進行資訊收集、建構與發佈。每一個環節都是刺激強化認知點。因此,筆者非常推薦成為一個Giver,這樣的概念可參考學習金字塔,來自於美國學者艾德加・戴爾(Edgar Dale)在1946年提出。「主動學習的效率大於被動學習的效率,學習新知識後,找機會傳授給他人的效率是最高的。」透過輸出,強化認知。
     
組織培訓一直以來都是一門學問,若培訓機制越是完善,對於新進同仁來說,能夠讓其職能發揮有所成長,更是一種福祉。而做中學的思考方式、或者SOP的標準化流程導入,亦或在職工作培訓機制導入…等。其目的皆是讓組織同仁,進行職能上的強化,來達成解決問題與帶給客戶服務的價值,為此,更應該針對組織人才的培育養成愈發重視。
 


延伸閱讀: